在建站近一年之后,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人叙述自建博客进行写作的目的,看完也不禁问自己:我为什么开始写博客?。换句话说,我每天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在这里有什么意义?要知道,博客上随便一篇文章拎出来都是花费了我不少时间的,每篇文章都要经历:先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查资料,最后把有用的信息一字一句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章发布这样一个过程,单是写出文章就可能得好几天,以后还得时不时回来看一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费时费力,看我辛勤维护近一年才产出这么点文章就可见一斑,建个博客着实是不易的。

开始建博客纯粹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写博客”这个问题,更没想过要当作一份长久的事情来做。现在稍微细想就觉得这会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值得花时间,所以我决定好好思考一番。

不过,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却不容易。

搭建个人博客的起因

我一开始没考虑过建站目的之类的问题,推动我自建博客的原因其实就一个:服务器性能没用完。之前入手了一台服务器用来搭建代理,几个小伙伴一起美滋滋地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服务器资源性能使用太少,感觉浪费,毕竟用不用每个月都是得出那么多钱,所以想更充分利用起来,看了一圈,发现搭建博客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折腾了大半个月之后,我的个人博客上线了。

独自从零开始搭建博客确实不容易,毕竟对于新手来说,解决问题很难,不过更难的是找到问题,面对着满屏的字母而无从下手也是常态。而在因一时兴起搭建起的博客里面,我也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对于服务器的维护和Linux底层有了一些了解,也有了学习的方向。

这是一开始的博客,写了几篇文章,感觉有点内容了,就发了一条推宣传了一下,当时用的还是 .cn 域名,wordpress 框架,文章不多,使用主题商店里的模板。 推文

博客搭建完成后的兴奋与成就

凡事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总是充满热情的,仍记得刚搭建起博客的时候那股兴奋劲儿,当时在浏览器地址栏一个字母一个字母郑重地敲出网址,再回车打开网站那一瞬间,满满的成就感把我包围,这个只有hello word一篇文章的博客让我高兴了好多天,不论我在做什么事情,一想到这个就能让我高兴起来。

因为这是第一个独属于我自己的网站。

这种“独属”的感觉很让我兴奋,以前曾试过在搜索引擎去搜索自己或身边熟知的名字,搜出来的要么是重名的人物,要么是以前中学或者小学的获奖名单,剩下的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东西,但当我建起这个博客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不论到哪里去搜我的名字,弹出来的基本都是我的网站,能看到的都是我想展现出来的东西。

所以在博客搭建完成之后,我对此的维护也很上心。我开始勤快地更新博客,并且不厌其烦一遍遍地去看,这个时候是更新博客热情最高的时候,所以每天都会不间断地更博客,升级网站,每日重复却沉浸在其中,辛苦归辛苦,却不知疲倦。而每日在更新博客的时候,脑袋里想的都是怎么把这个博客做好做大,最好每天有成千上万人来看,能把这个网站做成举世闻名,能把我推向世界的顶峰,而我现在做的都是这一切的开始,每每想到这里心里都能乐开花。

当时在更新博客的同时,博客美化也玩得不亦乐乎,博客主题一套一套地换,基本隔两天就会换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主题上面花费了不少功夫,甚至比在博客内容上花费的时间更多。用手机电脑比较多的人估计比较能理解这种心情:就是可以不知疲倦、很有耐心地到处逛论坛,或者去各种网站搜索,可能会花费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却只是为了一个好看的字体,或者一个好看的图标主题,甚至只是为了一张满意的壁纸。

我当时就是这种心情。

后来想想,确实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毕竟一个博客重要的还是内容,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阮一峰的博客,他的博客在美化上花的功夫确实不多,要不是看到最近还在更新文章,还以为这是几年前就已经被弃用的博客了,但这样一个“不注重台面”的博客却吸引了太多人关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最初那种喜欢折腾的热情,估计很多事都办不成,我也就做不来这个博客了吧。

热情消退

写文章当然就是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开始写,起初的时候基本是一天一篇,甚至能一天好几篇,当时满脑子觉得“需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实际上这种持续输出的状态我并没有保持多久,从开始的一天几篇,后来减缓到几天一篇,最后到了没东西可写的境地。

一开始感觉能源源不断进行输出,觉得自己这几年学的东西要统统写出来,到后来越写越少,基本写不出东西,这之间相隔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三个月都不到,所以造成的心理落差是很大的。当时觉得很焦虑,有一种很强烈的挫败感,从一开始很积极地更新文章,到最后觉得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写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这样一个自己一直很自信的方面,知识储备竟然这么少,总共只够写这几十篇文章。

其中缘由后来一想就通,毕竟我是文科专业,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这些知识,可就是这样还非得和其他科班出身甚至是已经工作前辈的博客攀比,那他们当标准,眼高手低没跑了。而且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写的文章不少深度都不够,不少都是只能哄自己的水文。经此一役,我对更新博客的热情就大为消退。

而当时还有一件在我更博客这件事上泼冷水的事情就是:wordpress原生不支持markdown。我是更倾向于用markdown写作的,当时为了让wordpress支持markdown,我偏执地试遍了wordpress上的markdown插件,后来实在找不到满意的插件,我甚至想到了用马克飞象写作,然后导出html,之后再直接将html代码粘贴到wordpress输入框的方法。但这样做实在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在经历过刚开始搭建自己博客的新鲜感之后,热情慢慢消退,文章产出越来越难,而需要面对的困难却越来越多,所以在折腾了一番之后,我毅然扔下了这个才建起了三个月、只有可怜几十篇文章的博客。

再次回归

出于使用代理的最初目的,服务器在我扔下博客的那一段时间里还在继续运行,所以顺带让博客也能访问。虽然没再更新过博客,不过断断续续一直都有访问量,所以起码现在想起来能觉得欣慰的一点是——最初更新的文章多少还是有点干货的。

在这个时候,博客完全是服务器上的附属物,本来wp博客运行挺占用资源的,只是这个服务器除了博客,只有代理这种对性能要求很低的服务在跑,所以也就把博客留下来了。不过这个博客虽然没有继续更,但我还是记得自己有个博客,只是不再有更新的动力。

事情的转变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hexo这个博客框架,当时就想知道怎么那么多人在用这个我不是很了解的hexo,而不是选择用“主流”的wordpress?出于一贯对IT的敏感,也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开始查资料了解hexo。在深入了解hexo之后,我发现hexo真的是个很适合作为个人站点的博客平台,简洁、高效,而且并不依赖我不是很想研究的插件就能支持markdown语法,虽然这看起来很像是在卖广告,但这确实是受到臃肿的wordpress毒害的我在看到hexo时的第一反应。

当时有那么一瞬间,有种冲动来得很突然,就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博客,我的博客就应该是这样,如果我的博客能用上hexo,或许我能改变点什么,但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我去改变,我不知道我还能对这样一个博客——或者说对这样一个三分钟热度过后就离开的我——在博客上能再有什么期待。但是在这一刻,就在那些无法言明的想法出现的一刹那,我只是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不论是什么,我该行动起来,我应该去做,我应该回去,这一刻就是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冲动充斥着我的脑袋,我不再有其他想法,也不对现在的自己有任何疑惑,似乎在这一个时刻,我本就该带着兴奋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情,或者说,这一刻我并不是因为想到将开始做什么而兴奋,而更像是找回了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已经丢了太久,久到我已经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不过好在它自己找到了回家的路。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驱使我往而复归的并不一定就要是hexo,那一刻出现在我眼前的可以是其他一个什么东西,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甚至可以简单到是一句话,因为重要的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成为了一个契机,一个让我回到这里契机,那个契机描述起来无论有多繁复,看在我眼里最后只剩下这么几个字:重新去面对。我凭着极高的热情和毅力建起了这个博客,为此我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这件事情不该就这么平淡地过去,驱使我再次回来更新博客的原因,或许不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博客框架,不是做博客会有什么回报,甚至在当时最冲动的那一刻,在热血上头的那一瞬间,驱使我回来的都已经不是为了兴趣,而是我内心有一个强烈至极的声音在喊着:回去面对,去面对自己那时候的想法,面对自己曾经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去面对挫折,我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放弃所有,我不能这么脆弱。

三个多月前黯然关掉了网页,三个月后重新拿起鼠标点击地址栏,依旧熟练地输入那个网址,一个字母接着一个字母,兴奋中又有点平静,似乎这件事情本就会在这一刻发生,手指打在键盘上的感觉依旧如故,没有改变,也不曾忘记,在按下enter的那一瞬间,似乎有什么要发生了,或者说,有什么应该发生了,而再次面对这个已经停更了三个多月的博客,我觉得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于是,时隔三个多月,我重新回到这里,再次出发。

18 年回来做博客后,开始接入 google analytics,几个月不做博客,访问量一直很低迷 2018 年的访问量统计

我为什么开始写博客

这个问题要是拿去问刚开始建博客的我,那么答案是呼之欲出的:纯粹是想折腾。可现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却让我有点犯难,毕竟简单的问题往往没有简单的答案。不过,在经历这样的波澜起伏后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我来说可比写出多少篇文章有意义得多,因为这是我接下来能继续做好这个博客的原动力。不过,想清楚这个问题可不容易。

前段时间曾看到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 知乎,这个问题下面有不少回复,对于如何能持续保持更新的问题讲了不少方法,不过却很少有人点出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为什么要每天写文章?

我做什么事情都一直会先有个概念:在考虑怎么做之前,应该先想想为什么。不过,“为什么要每天写文章?”这个问题我以前不曾深思过,毕竟对于那个刚开始做博客的我来说,不会遇到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当时一腔热情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需要考虑的就只有怎么做了。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换种问法:一个人有没有必要每天写文章?,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是已经有人给出了答案:[BetterExplained]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 刘未鹏 | Mind Hacks。每天写文章是很有必要的,就算不公开发表也要写,能让自己有收获的部分不但包括写出来的文章,还包括在写作之前的总结梳理和写作过程中的反思琢磨,在这样多次反复的反思和验证的过程中,往往能发现自己在认知上的薄弱点。同时在经过查阅资料以及深思之后得出的答案往往能让自己发现潜意识里面那个无由来的却总能让自己信服的谬论,此时如果真的去深究这个潜意识里面的结论,往往找不到依据,最后只能归结为“第六感”或者是“直觉”,但真正的结论绝对不是靠直觉或第六感得出,直觉和第六感是经不起推敲的。

而在“为什么要写”这方面上,我有一点很深刻的体会就是:文字是相对精确的,所以必须把脑袋里想到的模糊不成形的东西确定下来之后才能用文字写出来,也往往在这种时候才会发现,原本脑袋里已经有一个想法了是不够的,在提笔的时候会觉得想写一些东西,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落笔,不知道如何叙述,有可能在想了一阵后会发现,我连自己脑袋里想的是什么都不清楚,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同时,对于写作能带来的好处,我已经花了一篇文章的篇幅去讲了:《学会书写,也是学会思考》,所讲的内容或许不够深入,不过,要不是有这个博客,或许我也不会为了发表到这里而去仔细琢磨这件事,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对,要不是没有这个让我一直惦记着的博客,我就不会为了保持博客更新而去深究那一个个问题,不会为了写出更多的文章而去深入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的博客所体现的作用就是督促我去深思每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一点上,博客更像是为我自己设立的一个监督学习的平台,因为如果需要继续更新博客,那么就要保证自己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思考,只有持续的输入,才能有不断的输出,以前的我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面对没文章可写只能丢下博客的境遇。所以,能一直更新博客的人,肯定也是一个在持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而想拥有这样一个博客的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我自己对我这个博客的定义是公开的笔记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那么多问题,我一直都有个简单的想法:这个问题我会遇到,那么肯定也会有其他人遇到,所以我遇到的问题在网上往往能够找到答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一查找的过程中我也渐渐知晓了这些答案的背后都是许多人的付出,并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分享自己的成果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回报,而我只在查找上付出了极少量的成本、同时又对作者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得到答案,因此总觉得有些惭愧,所以一直以来总想为此做些什么,而在这个博客上我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就是将这些答案整理好做成笔记,备忘的同时也给能找到我的这些文章的人些许帮助,算是对互联网的回馈。

对博客的定义或许千千万,不过网上对于个人博客的定义,有一个我倒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个人官方网站,或许相对于我这个“公开的笔记本”来说,这个对于博客的定义更为贴切。因为对于作者来说,笔记本只是记录,而个人官方网站的作用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历练,在经营这个网站同时也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我也开始更重视这个博客,把它当成自己的官网,因为想把它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我在写文章时向来比较注重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什么文字表达更准确?哪部分放在前面,要怎么收尾?”这些问题我在写每篇文章的时候都有进行斟酌,而我在每篇文章上面多花的这些心思,在日后也成为了复盘的重点,因为在复盘的时候,我最关注的地方其实已经不是文章的内容了,因为从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我更能了解到以前那个自己,能知道以前的我是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的,又对这个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在与今日的我进行对比之后,更能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打个比方,我在一开始搭建博客的时候用的是wordpress动态博客,用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转为了hexo静态博客,现在回过头来把其中的坑捋一捋就能发现不少东西:为什么我会转为第二种博客?因为我并不需要那么多功能且我的服务器性能对第二种博客能够运行得更好。那当初为什么我会选择第一种?因为懒,因为唾手可得所以不去深究,因为有了现成的就想要直接用,当时一搜索“搭建博客”跳出来的就是第一种所以就选了第一种。

无论是想做什么事情,这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这次就算是浪费了半年最后得了这么一个教训,应该记一辈子才不亏。

在做笔记上,经营了这么久博客的我倒是有一点心得。跟在脑子里想一件事情不同的是,如果决定把它写下来,那么在动笔之前肯定需要一个梳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理顺始末,思考如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所想,这个梳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跟复盘差不多一个道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之前写过一篇技术文章,就是讲如何用hexo搭建博客:使用更轻量的hexo搭建个人博客,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是已经搭建起博客、而且运营了好一段时间的。等摸索得差不多,觉得应该动笔写成文章发布出来的时候,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问题:node.js是什么?。在写着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博客在服务器上跑了大半年,我却对博客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没一点印象。这种感觉说白了就是发现自己对一些每天都在用的东西竟如此不了解,还毫无察觉,没错,我又绕回了刚开始写博客时所遇到的境地: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说白了就是不想动脑,第一次让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刚开始搭建起的博客,这一次是因为这篇文章。这件事对我影响挺大,也由此吸取了教训,那就是学习要谨慎,多问为什么,而往往也是这个时候才觉得,这些从小就听厌的大道理如今才开始听懂了那么一点点。

而至于为什么不用类似新浪、CSDN之类的第三方提供的博客平台,反而要自己搭建一个呢?一个原因是:虽然服务器是需要付费的,但是在维护服务器的过程中我能学到不少,其中有一部分博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而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的地盘,听我的。

在写博客的意义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以长篇文字去说明一件事情这种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沉下心来才能真正地做事情。对于长篇文章论述能力的重要性,我是在网上看到一个美国的人类学专家所说的话之后才醒悟过来,大意如下:“现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时常在twitter上发动态,这对于总统来说并不是好事,这样零碎化地发推,总统跟民众的交流实际上因为twitter变得愈发艰难,因为很多事情是需要长篇论述、系统地进行说明的,碎片化的叙述容易让人不得要领甚至误解,而总统也可能因为twitter的存在而开始缺乏长篇论述的机会。”

长篇论述对于表达有很大作用,对于阅读和创作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由于快节奏生活的影响,我发现自己对周遭事物耐心越来越少,体现最明显的就是阅读,越来越倾向于读一些短篇文字,对字数超过一千的文章越来越缺乏兴趣,但实际上,我以前一直在读长篇小说,还会时常动笔写一些文章,曾自诩为文人,可是,近几年却几乎没有创作过任何除技术文章之外的文字,以至于连随笔页面都没多少文章可放,而这几年没写下过多少文字,是因为没读过多少书,没有进行过更多的思考,说白了就是因为几年的时间都没多少长进,就是把一天重复了好几年,我还是几年前那个我。

这件事应该是足够警醒人的,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多读书,多思考,这种事情是一刻都不能停歇的。

实际上,在写博客的过程中,我最直接的获益或许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在持续的自我约束之后所得到的安心,这个博客就是我的兴趣、能力、自制力统一之后的成果,有时候都不需要做什么,每天打开看一眼就能给生活平添不少动力,因为每天都有人能在这里找到他所寻求的答案,因为,我在用我喜欢的东西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

总的来说,这个博客是一个笔记的记录平台,也是一个历练的机会,写博客锻炼思维能力,也锻炼文字功底,在这里记得笔记自己也时常会用到。而且,因为同时也要给别人看,所以我在每篇文章都尽力做到详尽与正确,把我能懂的地方都细细讲解,这样做像是为了读者负责,其实是为了对读者眼中的作者——那个我——负责,因为经营好这个博客,也是经营好自己。

如果我没有做这个博客,或许你不会看到这篇文章,那么此时此刻,你或许不会得到在这篇文章里所得到的感悟,不会思考因看到这些文字而引起的问题,不会了解到会有博客这样一件精彩的事情,我们之间也不会有交集。

而在你看到这里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于你如此,于我亦然,与君共勉。